名医治疗鼻窦炎的验方老中医秘方专家名方
症状:鼻塞流涕(黄涕为主)、嗅觉减退、头痛,伴发热、咳嗽、咽痛,舌尖红、苔薄黄。
治法:疏风清热、宣肺通窍。
验方:
苍耳子散加减组成:苍耳子 10g、辛夷花 10g(包煎)、薄荷 6g(后下)、白芷 10g、黄芩 12g、连翘 15g、桔梗 10g、甘草 6g。功效:苍耳子、辛夷花通窍止痛;薄荷、白芷疏风解表;黄芩、连翘清热解毒;桔梗宣肺利咽。
银翘散化裁适用于兼有风热表证者,加杏仁、鱼腥草增强宣肺排脓之力。
2. 胆腑郁热型症状:流脓涕(黄绿黏稠)、头痛剧烈(以颞部、巅顶为主)、口苦咽干、急躁易怒,舌红苔黄腻。
治法:清泻胆热、利湿通窍。
验方:
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:龙胆草 10g、栀子 10g、黄芩 12g、柴胡 10g、泽泻 15g、木通 6g、车前子 15g(包煎)、苍耳子 10g、辛夷花 10g。功效:龙胆草清泻肝胆实火;栀子、黄芩助清热;泽泻、木通利湿;柴胡疏肝;配合通窍药改善鼻塞。
蒿芩清胆汤加减若湿热并重,加茵陈、蒲公英增强清热利湿之效。
3. 脾胃湿热型症状:涕多黄浊、量多黏腻、鼻塞重,伴头重如裹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,舌红苔黄腻。
治法:清热利湿、化浊通窍。
验方:
黄芩滑石汤合苍耳子散组成:黄芩 12g、滑石 15g(包煎)、茯苓 15g、大腹皮 10g、白蔻仁 6g(后下)、通草 6g、苍耳子 10g、辛夷花 10g。功效:黄芩、滑石清热利湿;茯苓、大腹皮健脾和中;白蔻仁化湿行气,配合通窍药改善鼻窍壅滞。
甘露消毒丹加减适用于湿浊较甚者,加石菖蒲、藿香增强化湿开窍之力。
4. 肺脾气虚型症状:涕多清稀、鼻塞时轻时重、遇冷加重,伴气短乏力、咳嗽痰白、食欲差,舌淡苔白。
治法:补肺健脾、益气通窍。
验方:
温肺止流丹合四君子汤组成:人参 6g(或党参 15g)、黄芪 20g、白术 15g、茯苓 15g、甘草 6g、细辛 3g、诃子 10g、桔梗 10g、苍耳子 10g。功效:人参、黄芪、白术健脾益气;细辛温肺通窍;诃子收敛固涩;配合苍耳子通窍,改善虚寒性鼻塞流涕。
玉屏风散加减若卫表不固、易感冒,加防风、桂枝增强祛风固表之效。
5. 气滞血瘀型症状:鼻塞持久、嗅觉失灵、头痛固定,鼻黏膜暗红或有息肉,舌暗有瘀点。
治法:活血化瘀、散结通窍。
验方:
通窍活血汤加减组成:桃仁 10g、红花 10g、川芎 10g、赤芍 15g、丹参 20g、麝香 0.1g(或用石菖蒲 15g 代替)、苍耳子 10g、辛夷花 10g。功效:桃仁、红花、川芎活血化瘀;丹参通络;麝香(或石菖蒲)开窍醒神,配合通窍药改善鼻窍气血瘀滞。
二、名医临床经验方1. 干祖望教授经验方:鼻窦炎方组成:桔梗 10g、薏苡仁 30g、冬瓜子 15g、鱼腥草 30g、黄芩 10g、白芷 6g、败酱草 15g、皂角刺 10g。
功效:清肺排脓、利湿通窍,适用于脓涕多、嗅觉减退者,薏苡仁、冬瓜子配伍败酱草增强排脓散结之力。
2. 李孔定教授鼻渊方组成:蒲公英 30g、败酱草 30g、苍耳子 15g、辛夷花 15g、白芷 12g、桔梗 10g、黄芪 20g、白术 15g。
特点:清热与扶正兼顾,蒲公英、败酱草清热解毒;黄芪、白术健脾益气,适用于慢性鼻窦炎虚实夹杂者。
3. 朱良春教授虫类药应用针对顽固鼻窦炎伴鼻息肉者,在辨证方中加僵蚕 10g、地龙 12g、水蛭 6g,利用虫类药活血化瘀、散结通络,改善鼻窍瘀滞。
三、外治法与辅助疗法1. 中药滴鼻 / 熏鼻滴鼻方:辛夷花 10g、薄荷 6g、黄芩 10g,煎水过滤,冷却后滴鼻,每日 3 次,适用于鼻塞严重者。
熏鼻法:苍耳子 15g、白芷 15g、薄荷 10g、川芎 10g,煮水后用蒸汽熏鼻(注意温度,避免烫伤),每次 10 分钟,助通窍止痛。
2. 针灸疗法主穴:迎香、印堂、合谷、风池。
配穴:肺经风热加尺泽;胆腑郁热加阳陵泉;脾胃湿热加足三里;肺脾气虚加脾俞、肺俞。
3. 穴位按摩按揉迎香穴(鼻翼旁开 0.5 寸)、鼻通穴(鼻唇沟上端尽头),每日 2-3 次,每次 100 下,促进鼻窍气血循环。
四、注意事项辨证关键:鼻窦炎需区分急性与慢性、实证与虚证,实证多清热祛湿通窍,虚证需兼顾扶正,避免盲目用苦寒药伤脾胃。
中西结合:若急性发作伴高热、脓涕腥臭,需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,中医可作为辅助改善症状。
饮食调护: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食物,戒烟酒;肺脾气虚者可常食山药、莲子、红枣健脾益气。
建议就诊时提供详细症状(如涕色、伴随症状、舌象等),由中医师辨证开方,以达到最佳疗效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南向资金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,恒指年内累计上涨超20% 资金配置呈现明显偏好特征
下一篇:没有了